无论瓷砖、地板、还是吊顶,有些装饰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六、不标明细有些装修公司在列报价单时会故意突出工艺做法,把主材模糊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提出主材选择方案,从而另选工艺以此来提高价格。如何巧妙避免装修预算陷阱巧妙避免不太可能,要避开装修预算的陷阱,必须仔细的看报价单和了解室内装修所涉及到的项目、施工和材料。
告诉你四点装修预算猫腻,拒绝被坑
装修预算不够用了?是计划出错?还是预算透支?让小编告诉你装修时的预算都有哪些猫腻吧!
猫腻一:层层加价,装修费用增加60%
有些装修公司、工长层层转包家装工程,装修项目“细化分类”后又被加价等,成了推高家装市场价格的“黑手”。
传统装修模式,家居建材通过生产厂家-销售部-大区总代-地级总代-店面-家装公司-老百姓,一层层搜刮下来,消费者会为此多掏六、七成的钱。
猫腻二: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是有些装饰公司赚取利润最常用、最隐蔽的手法。
通常,材料市场的材料价格都是按照多少钱一桶(一组)、多少钱一张等计量单位来出售的。而装修公司向业主出示的报价单,很多主材都是按照每平方米、每米来报价的,如涂料、板材等等,因此业主根本就不清楚究竟会用多少装修材料、究竟用掉多少装修材料。
同主材相比,副料的水分就更大。以最简单的墙面处理为例,在市场上出售的乳胶漆都是按照桶为单位来计算,但装修公司一般都会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来计算乳胶漆的价格,从而在单位转换过程中赚取价差。
猫腻三:做预算,挂羊头卖狗肉
由于装修行业竞争相对激烈,部分装修公司会通过低总价的方式获得装修权。
部分装修公司在做预算时,经常会有意将一些项目略去,再加上一些打折的手法,这样做出的预算肯定比其他公司要低。但由于装修材料没有跟业主说得很清楚,在使用装修材料的时候,可能使用假冒伪劣、不环保的材料,而业主一旦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业主。
猫腻四:利用损耗和调包
损耗和调包也是装饰公司合理赚取利润的有效途径。
无论瓷砖、地板、还是吊顶,有些装饰公司一般都会在报价单上设定一定损耗比例。但客户最后其实很难核算实际损耗,多余的;耗损;材料就流入装饰公司的腰包。
调包也是装饰公司较常用的赚取利润的一种做法。装修施工人员将业主购买的品牌装修材料,偷换成其他一般性材料,使用假冒伪劣的产品,达到偷工减料的目的。
通过这一系列手脚后,最终消费者完成一次房子装修估计要多掏1-2倍的钱,费心、费力、费神、又费钱,让许多消费者叫苦不迭。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装修预算中的猫腻有哪些了解之后以防被坑
装修公司在明确了业主的需求之后,就要给出一个大致的设计方案与报价。之后业主们在查看报价单时,就要结合自己的预算,看看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有些不靠谱的装修公司会乱报价,从而坑业主的钱。那么究竟装修预算有哪些猫腻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一、化整为零
一些装修公司会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使每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整体加起来之后价格却高出一大截。
二、大数小报
有些装修公司会把本来数量很大的项目故意报少,这样就会把总价压下去,使预算表看上去十分合理,从而让业主能够接受这个价位。目前常见的大数小报情况有:水管电路少报。
三、该报不报
有些装修公司会出现“该报不报”的情况,也就是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装修必有的固定项目。但在施工时又不得不进行这些项目,这样他们就达到了“坐地加价”的目的。
四、故意乱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故意乱报”,将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或做法写进预算中,如果业主不接受要求修改,那么装修公司就会漫天要价。
五、重复计算
装修预算中还有一个常见猫腻就是故意混淆计量单位,把一些项目的算法改为不常规的,从而掩盖重复计算的真相,以此来欺骗广大业主。
六、不标明细
有些装修公司在列报价单时会故意突出工艺做法,把主材模糊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提出主材选择方案,从而另选工艺以此来提高价格。
七、笼统报价
“笼统报价”这一猫腻多发生在简单的家装工程中。如果笼统报个价,那么在实际装修过程中,就会派生出多个“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由于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并没有明确到底用哪一个品牌的、哪一个规格的产品,所以就选用功能相对差的材料。
八、掩人耳目
有些装修公司会在报价时把一些常见的、容易比较的项目价格报得极低,到后期再借助其他办法从不容易比较的项目上面把钱捞回来,这就是“掩人耳目”的猫腻。
以上就是关于装修预算中的猫腻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装修公司出的报价哪些方面会有猫腻?
一般会有以下手段:1、拆项法将某些施工项目一拆为二,看起来好像预算更加详细,单价低,其实是多算了一遍费用。
2、漏项法:这个是一些装修公司最卑鄙恶劣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不懂,故意漏项少报项目,使预算看起来很低,真正施工时,以预算中没有这个项目,要求重新报价。
3、混淆单位:除了以上两个比较专业的花样外,装潢公司还喜欢在单位上做手脚,最常见的就是把单个门套、窗套、大理石等用米来计算,反正哪个单位对装修公司有利就用哪个。
4、主料价格暂定:有些预算中,一些主材会在被注重协商价格暂定,而在价格栏中却报了个低价,使总价看起来比较低,而事实上,当消费者去看的时候,这个价格根本就买不到自己合适的主材料,于是自己的预算方案会大变动,不断超支。
5、造型设计抬高主材价:当一些主材价格变得越来越透明时,装潢公司开始对一些非标准品,或者有等级区分、有损耗的材料,通过所谓的高难度施工来抬高材料价格。
如何巧妙避免装修预算陷阱
巧妙避免不太可能,要避开装修预算的陷阱,必须仔细的看报价单和了解室内装修所涉及到的项目、施工和材料。只看笼统的大范围的东西一般都会陷进漏项和增项里。最好和施工方签订无增项漏项的协议,一口价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