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门知道了,趁腊笛不注意,就把石磨偷回了家。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不要太贪婪。王羲之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人尊称为“书圣”。读完《苦练书法的王羲之》,我明白了,成绩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一天傍晚,正当他回到桥下的住处时,发现三个小孩和一只小狗占了他的地盘。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一
读完这《金色的鱼钩》,我的眼泪打湿了我的眼睛,文章中那一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文章是写红军长征过草地所发生的一些事,主要是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其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为了革命的需要,你愿意让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着几个小同志的生命安全。那样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吞下的呀。为了我们这一代,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革命事业。
平时,天天吃饭,我们要在桌子上、地上,“种”一些白花花的米饭。有的时候,我们要是觉得不好吃的一些饭和菜,就背着父母把碗里的饭菜倒掉。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老班长所吃的能和我们比吗?现在我多么希望我能用碗里,白花花的大米,换过老班长手中的鱼刺啊!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二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我被故事中人物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匡衡的少年,他非常刻苦学习,但是家里很穷,他白天还得出去给富人干活挣钱,晚上才能读书,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也没办法读书啊,他想向邻居借块地方读书,可是却遭到了邻居的挖苦和嘲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家里的墙上凿了一个洞,每天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我们的生活现在这么好,我们却不好好学习,真是不应该啊,听了这故事以后,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刻苦读书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父母给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三
今天,我读了一本《三百六十五夜故事》,故事中有一篇名为《火烧腊门》,下面我就来介绍这个故事吧!
从前,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腊笛,是弟弟,另一个是哥哥,叫腊门。
时间日月如梭,腊门讨了一个黑心的女人当老婆,他就把弟弟赶了出去。有一天,弟弟突然发现一只大鸟飞了过来,说道:“腊笛,你跟我过来。”腊笛跟着那只大鸟走了,它们来到一个山洞边,看见许多金银珠宝,旁边还有一盘石磨,他就把石磨搬回了家。
这块石磨真好,只要说出什么东西,都能磨出来。腊笛就跟大家一起分享这石磨带来的快乐。
腊门知道了,趁腊笛不注意,就把石磨偷回了家。
腊门的老婆说:“给我个月亮当月饼。”石磨转得很快,但月亮没下来,老公大叫说:“把星星弄下来做我老婆的耳环”。这一下,星星下来了,但他们的房子都烧光了。
我想:我们人类决不能黑心,如果你黑心,将来什么事也都做不到的,并会得到报应。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四
今天早晨,我看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矮个儿和高个儿》。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有一个矮个儿和一个高个儿来到了沙漠,他们迷路了,这时他们发现自己脚下全是金子,于是他们全捡了起来,可金子太沉了,他们又渴又累,矮个儿便把一小半儿倒了出来,大个儿舍不得,把矮个儿的也捡了起来,后来矮个儿用那些金子幸福地过完了一生,而大个儿被累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婪,大个儿的贪婪使他失去了性命,他有那么多金子有什么用呢?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二年级时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外班的朋友一起玩,这时她捡了5元钱,我建议道:“咱们去交给值周生吧!”可她却说:“凭什么呀,又不是值周生捡的,再说,我好不容易捡了5元,我要拿去买玩具。”说着便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不要太贪婪。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五
读了《苦练书法的王羲之》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王羲之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人尊称为“书圣”。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秘诀就在于他的刻苦和专注。他为了练书法,不仅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而且,竟然有一次把墨汁当成蒜泥,蘸馒头吃。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如果王羲之没有那样全神贯注地刻苦练习书法,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欣赏他留下来的墨迹了,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埃而对于王羲之自己来说,如果没有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就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一生,也就不会充实、辉煌,而变得懒散、平淡了。
我还想到了我自己。妈妈经常批评我写错别字,说是由于不专心,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还不服气,觉得那都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现在我明白了,专心,是成功的第一步。还有的时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有很美的愿望,但是就是懒于行动。读完《苦练书法的王羲之》,我明白了,成绩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专心做事,持之以恒的人。
三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心得篇六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兔子坡》,是纽伯瑞儿童金奖的作品,作者叫罗伯特·罗素。
这本书的由来,是我在上二年级时候的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逛鸿泰购物商场,选购家里日常生活用品。逛到了书柜旁,我突然发现了《兔子坡》感到十分的好奇,叫到:爸爸你看兔子坡!有意思。于是,就从书柜上帮我取下来。爸爸取下书,看了看说道:“堾业!你瞧金奖的标志,这本书不错,爸爸给你买下,回家去好好读读。”我听了很高兴,于是爸爸就帮我买了下来。
我回家后,仔细的读了读,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山坡上住着许多许多的小动物,它们过着很艰苦的生活。山坡虽大,但尽是光秃秃的石头,只有一块大不太大的田地,却也排不上用场,因为那片地,是一座房子院落,可那房子已经三年没有人住了,一直荒废。
有一天,一个好消息来了,大家听说一个新居民要搬到房子里来住,动物们的心情一下了激动起来。不过它们还十分的担心,不知道新居民是不是庄稼人?于是,它们议论纷纷……
让我最深刻的地方,是小乔吉自己独自去找阿那达斯叔叔的一段情节,一条凶狠的猎狗发现了他,穷追不舍,小乔吉拼命地往前跑,丝毫没有怯懦。小乔吉被猎狗追赶到山顶时的时候,山顶上没了去路,眼看猎狗就要扑过来,小乔吉二话不说,不顾一切,奋勇、坚强的跳下去。
这本书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也有很多令人感慨的场面,不过让我敬佩的是那些小动物们生活环境虽然恶劣,但他们却不畏生活艰苦,虽有猛兽侵犯,但他们从不怯懦,依然勇敢、坚强、的拼搏,他们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有大胆尝试的勇敢精神;他们有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
这本书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做什么时,都要大胆、勇敢、坚强的去尝试,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小学生三年级读书心得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怎么写?要从哪些方面去写,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简单描述书中内容即书中讲的是什么(包括印象深刻的词句),然后就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或词句说出自己的感悟、理解与思考,最后总结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对书中描绘现象的进一步的思考以及思考后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1
读完《桥下一家人》这本书,我喜欢上了这本书的主人公阿曼德,他前后的行为变化怎么这么大呀?我惊讶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以乞讨为生流浪多年的阿曼德会最终放弃了自由自在,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个家?为了寻找答案,我又耐心读了一遍。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巴黎生活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流浪汉,名叫阿曼德,横跨塞纳河的大桥底下便是他的住处。一天傍晚,正当他回到桥下的住处时,发现三个小孩和一只小狗占了他的地盘。他开始是又惊讶又生气,有了要赶走他们的念头。后来,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三个孩子早已把阿曼德当成自己的亲爷爷了,阿曼德也知道孩子们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于是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振作起来,以崭新的面貌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和孩子们的妈妈一起支撑起这个温暖的家。
读着读着,我慢慢读懂阿曼德爷爷的心理变化了。他能从一个流浪人转变为一个靠工作养家的人,内心经历是曲折的!刚开始,他发现三个孩子和一只小狗占了自己的地盘,是非常生气的。但当他准备离开时,其中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抓住他的袖口,恳求道:“请别急着走,我们会把你当做我们的爷爷。”于是,阿曼德虽然嘴上在抱怨,但还是打开了行李。这就说明阿曼德有点被孩子们的真诚打动了。阿曼德开始是怕孩子们的,他怕孩子们偷走了他的心,怕被孩子剥夺他的自由生活。但是阿曼德内心不烦孩子,而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孩子。文中接下去这样写到“阿曼德抓住遮盖着他前胸的外套儿,他想,噢,这些孩子在追逐我的心,那么好吧!‘噢,天哪!’他惊叫道:‘我该带这三个孩子和一只狗去哪儿呢?’”从这里我读出:老流浪汉阿曼德的心已经属于孩子们了,他已经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天真和对他的那份信赖。所以才会有了下面的故事,才会使阿曼德最终放弃了无拘无束,为孩子们建立一个真正的家。
现在我明白了:阿曼德爷爷最终放弃了自由自在,为孩子们撑起一个家而奋斗,是因为他本身就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感到自己被孩子需要是幸福的。我也喜欢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平时,妈妈累了,需要我端杯水,我就感觉被妈妈需要是幸福的,有一种当儿子就应该疼爱妈妈的责任心!今后,我要学会和家人、同学真诚的交流,互相关心帮助!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2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书放在柜子上是装饰品,只有翻开去思索、讨论、享受,它才会变得有价值。今天,我就翻开《桥下一家人》这本书,体会它其中的道理。
《桥下一家人》讲的是巴黎塞纳河大桥下栖身的,一个叫阿曼德的上了年纪的流浪汉,他通过与三个陌生孩子的接触,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并决心振作起来,不再以乞讨为生。他以新的面貌谋得一份工作,他将与孩子们的妈妈一起支撑起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看完这本书后,我从中看到了阿曼德爷爷的责任心。我真是佩服他,因为自己的责任心从一开始不喜欢孩子,说他们是“八哥”,到后来与孩子们难舍难分,这是一个多大的改变啊。阿曼德的责任心使我想到了雷锋叔叔,他就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好人。虽然他只有短暂的生命,但他那颗装满责任的心总是会为人民服务,无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认真去做,不计回报。我们都应该学习雷锋,有一颗责任心,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
但你转眼看看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溺爱使得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没有责任心。比如做错事不承认,不承担后果,没有担当;比如做事稍有困难就撂挑子不干,或_蛇尾的,不能自始至终;比如过分依赖父母的帮助,不能独立等等,这些都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那怎样做才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呢?我觉得首先要勇于承担,不能逃避,做错事要承认错误并改正;要好好学习,这是作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要尊重长辈,帮父母做家务,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在生活上不攀比,不浪费,这是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量力而行为社会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在公交车上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学雷锋不一定要去做大事,正如刘备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关键还要坚持去做,向雷锋叔叔那样,无私奉献,做有道德的人。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3
在炎热的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美国作家纳塔莉·萨维奇·卡尔森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的名作《桥下一家人》。读的时候,不禁想到了在街头曾遇到过的一些流浪的孩子,如果他们能读到这样一本书,褴褛衣衫包裹的心中也会生出一些希望吧。
这个故事描述了贫穷和贫穷中的爱与温暖。故事发生在冬日的寒风里。上了年纪的老流浪汉阿曼德以巴黎的一座桥底为家,他有一些同样贫穷的朋友:在商店里扮演圣诞老人的卡米拉以及吉卜赛人米一家等等。据他自己说,他“受不了孩子,”“他们像八哥似的,愚昧无知,叽叽喳喳,令人厌烦。”可一天傍晚他回到桥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住处被几个孩子占据了。
这几个孩子和他们的妈妈组成了凯尔西特一家。妈妈对“一家人”的看重给了贫穷中的孩子们很大的信心。阿曼德没有赶他们走,这倒并不是因为女孩苏西握着拳头的喊话,而是阿曼德的心其实很柔软很善良。就像他的吉卜赛朋友米勒说的那样,机灵的小家伙们很容易偷走他的心。你跟他们共同拥有了桥下的家,开始了共同的生活。白天,苏西的妈妈去上班,阿曼德就带着孩子们去看“圣诞老人”,看街上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橱窗,看浓浓的节日气氛笼罩着整个巴黎:圣诞节快到了!阿曼德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这一家人的一分子。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失去了桥下这个居住地。在找不到其他住处的情况下,他们只有接受米勒邀请,借住在吉卜赛营地。在这里孩子们很快活,他们和吉卜赛男孩女孩一起玩耍,可观念传统的妈妈却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吉卜赛人影响。况且谁都知道,吉卜赛人是流浪者,当他们离开的时候,这桥下的一家人又该何去何从?面对苏西妈妈的担忧、吉卜赛人的离去以及孩子们往后的生活保障,阿曼德终于做出决定:寻找一份工作——这是他以前绝对不会有的想法。阿曼德的心早已被“小八哥儿”们牢牢抓住了!故事的结尾,阿曼德找到了一份提供住所的工作,这一家人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住所。
人与人之间由彼此戒备到了解,再到坦诚相待;相互间的帮助、扶持使得贫穷不再那么可怕,使得希望渐渐清晰。尤其令我欣喜的是,书中的一些描写总是能让人相信诗意、幸福是与贫穷苦难同在的。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4
火木棉,血流年,记忆浮光掠影,走进木棉岛,走近血色流年。
本书分为六章——《离乡》《梅雪》《菊隐》《雅歌》《月华》《茗香》,每张可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吟唱一首《木棉·流年》——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阿宁的小女孩经历了战争,瘟疫,阴谋,生离死别等等。这部作品词句优美,文笔清新典雅,宛如雨后的阳光,清新又明朗。每章的人物都有十分鲜明的性格特点,《梅雪》里梅雪的隐忍坚贞、《雅歌》里茉莉的优雅婉约、《茗香》中茗香的高洁清雅······
书中的“木棉岛”就是今天的“鼓浪屿”,如若我不曾翻阅过这本书,我也不会了解到这个惨痛的历史:七十多年前,日寇侵华,践踏“万国公地”木棉岛。我也不会知道如今这么美好的“鼓浪屿”,在七十多年前,竟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之火与血的战场。
这本书通过小女孩的角度去探索被埋没的历史,那段历史,是本不该被世人遗忘的历史,但这惨痛的历史,却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渐渐遗失在世人的脑海中,被蒙上一层层浓雾。李秋沅的这本书不仅展示了被历史埋没的历史,还弘扬了有可能被现实漠视的精神,刻画了唐明泽、周先生、番婆等民族英雄形象,赞颂了舍生取义、坚贞不屈的高尚精神。那种精神宛如“鼓浪屿”岛上繁盛的木棉树,花开时,朵朵鲜红如血,傲立枝头,花落时,啪的一声地自高空落下。血色的木棉花不正是一团团蓬勃燃烧的火焰吗?正是这团火焰点燃了作家的钢笔,照明了世人的脑海。
木棉,又称“英雄花”,它像极了那些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李秋沅甚是佩服这一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花,也甚是钦佩那些舍生取义、视荣誉为生命、誓死捍卫正义与民族尊严的英雄们。
《木棉·流年》中《往日》《黄昏》《繁星》《老黑奴》《盈盈凌波去》《友谊天长地久》《荒城之月》(《荒城之月》是日本歌曲)等诗歌都不同于其他译文,而是更加的典雅优美。“《木棉·流年》写了一年半,这其间,我几乎中断了所有短篇创作。”“翻看这一沓沓的鼓浪屿资料”“母亲给我讲起了岛上许多家族的尘封往事,带我拜访旧友。最令我感动的是,表舅特地将大舅公邵庆元的译作遗稿从菲律宾带回交到我手中,其中《往日》《黄昏》《繁星》《老黑奴》《盈盈凌波去》等译文片断,均成了创作《木棉流年》的宝贵素材,被引入小说中”这是后记中李秋沅的自述,由此可见她为这部作品做出的甚多功课,以及她在创作这本书时的用心。
翻阅《木棉·流年》,了解火木棉,血流年,了解“木棉岛”背后的历史。时光荏苒,记忆犹新。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5
在海南有个关于木棉树的民间传说。相传挺拔的木棉树是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的英雄吉贝的身躯化成的,殷红的木棉花是吉贝的鲜血化成的。因此人们爱称木棉树为英雄树,称它的花为英雄花。
认识这样的木棉花缘于一本书——《木棉·流年》。
书的封面上,立着一棵高高的木棉树,一个纤弱的小女孩阿宁躲在树干后望着,望着。她仿佛望见两岁的自己从李庄到了番仔园,望见坚贞的梅雪为爱情献出生命,望见爱国隐忍的唐明泽为国捐躯,望见多情的茉莉为博文挡下日本人的五枪,望见一位位爱国志士的血沾在日本人的手上。
翻开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又涌现在眼前。唐明泽,大家都认为他变了心,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可他顶着背叛国家的罪名,冒死把珍贵的藏书送还祖国,以剖腹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番婆,一个年轻美丽而又精明能干的女子,不惜打破可以换取生命的青花瓷瓶,绝不让瓷瓶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为此,她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日本人残忍地杀害了。
日本人,多么_,用鞭打志士来逼出情报,用挖出志士的指甲来寻求快乐,用肆意杀害来宣扬自己的强悍,丝毫没有感情!他们就是这样侵略了我们!《红岩》中,日本人把烧得通红的烙铁按在成岗的胸膛上;《青春之歌》中,日本人动不动就端起枪对着手无寸铁的学生一通扫射??志士们呼喊着:你们在监狱中得不到的,在刑场上同样得不到!学生们呼喊着:_日本帝国主义,中国_万岁!一次又一次的_,一次又一次的呼吁??阅读记忆中的悲愤被一一点燃,激情充斥在心间,汹涌澎湃!
这些革命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坚强”,怎样才算“爱国”!做一个中国人,不是喊着昂扬的口号就够的,而是要拥有坚定的意志,拥有爱国的气节,要有“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_”的民族精神,要有“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的坚强毅力。我们中国不会永远这么软弱,新一代的革命志士时刻准备着,小米加步枪的年代已成历史,拥有巡航导弹、突击炮、无人机的中国已然雄起,不容侵犯!
《木棉·流年》,在阅读的短短一小时中,它带我穿越了六十年。六十年前,阿宁目睹了残忍又悲壮的_;六十年后,阿宁回到木棉岛,物是人非,只有木棉树花开花谢,婆娑作响。木棉岛这片多情的土地,埋藏了那么多英雄的故事,风干了那么多的似水流年??六十年的不安,六十年的血腥,六十年的怀念,站在木棉树下,云淡风轻。
轻轻掩卷,站在那棵木棉树下,仿佛看到茉莉那绝望的、有着淡淡忧伤的眼神,看到唐明泽那坚定的、略带伤感的表情,看到了林婶在阿宁掌心藏了六十年的一滴泪水??站在木棉树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热泪盈眶,一种被唤醒的民族情怀在心间涌动??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作文写一次读书收获怎么写
展开全部一听这本书的题目,可能你会不屑一顾,觉得太幼稚,可是如果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寓言中的道理》是由一篇篇生动的寓言故事得出的启示、感悟组成的。每一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标题上面有从故事中总结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话,然后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还配着一幅插图;在故事后面,有道理一,道理二,道理三;最后还会讲一篇与寓言相辅的真人故事。三部分就能让你读透这篇寓言,学到很多课外的知识。
当然,只是说一说组成部分,你可能还不会去读这本书。在这里,我说一说我从上面读到的,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吧!
3年级小学生读书心得怎么写?
先写读了什么书,书名,再写大体内容,把重要内容看过后自己的想法写出,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